close

【犧牲奉獻  奉獻犧牲】 

      

         出版是一道使命,也是股承前啓後的責任感。陰雨綿綿的四天連假有兩天投身音樂,台北室內合唱團(後文簡稱室內如是也,恰如咸陽橋中一詞「名冊有名,就要去」,再加上「東演西錄,唱到一百歲」。曾幾何時,周日晚上的練唱已經是行事曆上repeat forever的一個行程,且有日趨提早的傾向。號稱全團full voice and dress rehearsal,彩排其實也可以賣票呢!其實室內人的心情是矛盾的,練唱練得要命,私底下都喊説這場唱完要休息了,卻一場又一場地唱。不想唱其實沒人攔得住,不是嗎?應該説有股不言可喻的精神力維繫著室內一路走來日益吃重的曲目與演出行程。

        2006年合唱無設限以來,TCS音樂與藝術總監陳雲紅老師帶領之下肩負推廣現代合唱音樂之使命,屢屢與國內外知名作曲創作家合作發表新作。另一方面對於發展中的合唱生態來說,持續出版相關有聲資料有其迫切性,期待更多尋找資料的人能有所依歸。本次錄音作業共四首,分成兩天完成。2/26日錄音曲目為Dream與咸陽橋;2/28則是 鑼鼓運動與Snow。本次錄音側筆將由筆者觀點淺介現代合唱作品並分享錄音作業甘苦點滴。

DreamJohn Sharpley

        Dream雖為英語歌詞,但在伴奏上使用了二胡、箏,搭配上鐵琴的空靈音效有種奇幻感。光是這三項樂器的位置都調整了好幾次,不找到最佳的音場效果絕不罷休(累)。 

        這首曲子錄製時,陳老師很強調「那個東西」,姑且說是精神力的昇華吧!不然這一首歌很容易就哄哄哄地錄完了,氣氛有餘但精緻度不足。各段都有其主要的旋律線,其他聲部則有如夢囈般呢喃,忽而又齊唱匯聚成一波波塊狀的高潮,藉此比擬夢與醒之間的轉換。 

        錄製Dream的時候,對於虐待高音部的作曲家小約翰實令我常遙想其尊容。Tenor high C真的一天沒幾個可以用,幸好在用光之前錄完了。

 塵埃不見咸陽橋-林樂培

          林樂培老師的作品「塵埃不見咸陽橋」,詞選自杜甫兵車行,採取男中音獨唱搭配合唱團,輔以雙鋼琴。意欲營造戰爭國破家亡,人民驚恐的蒼茫感。首段男聲依序以「車轔轔,馬蕭蕭」,由氣音、吼叫到癲狂吶喊一路到所有男生交錯喊出「橋~」,堆疊出忽近而遠的層次感。

         中段開始是男中音姚盈任老師與合唱團的搭配,本首歌的男中音相當吃重,在技巧咬字與情緒張力上都維繫著本首歌的連貫性,否則易流於支離破碎的片段。女聲在本首曲子中則一方面扮演戰爭中婦孺的無奈與顛沛流離,另一方面也負責敘事。部分橋段與星海老師黃河大合唱中黃水謠的女聲部相似,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做個比較。

         本曲以兩部男聲「你問我,我問誰,到那裡,為了誰」互相詰問君王興戰,百姓何辜的無奈,由快到慢的洪流最後以全體合唱團由左至右輪流喊出「誰誰誰…Shhh」後完全捨棄男聲,只留女聲與男中音獨唱。代表多年征戰,不論年幼年長男子全數戰死沙場,突顯尾段的悲悽感。

         雙鋼琴則是由本團伴奏張寶藝老師與網路Google Translator影片製作者也是青年鋼琴家官大為老師合作,兩位老師純熟的技巧才能搭起本曲壯闊的空間感。(雖說台北室內合唱團曲目大部分以無伴奏作品為主,但伴奏可不是優美地坐著按個A就沒事哩...)

SnowAlona Epshtein

         Snow在這次錄製曲目中算是比較輕鬆且偏意識形態的一首作品,為翻譯SHANG QIN之詩作再譜曲而成。整部作品依照詩詞分為三段。由於作曲家將一句話切給各個聲部來完成,每個字之間的速度又不同,團員容易過於注意指揮手勢而忽略了各部自己的線條。第一首中Sop鋪陳旋律fold it in half and half again時,其餘各部則是或唱或唸地彼此錯開,在錯綜的結構中彼此迷失又尋找。陳老師對此的評論是「良好地呈現了現代合音的美感」。第二首中14小節難得出現的音高,讓大家鼓起精神美聲地唱出來,卻聽指揮說道「這裡我不要好聽的美聲,要強調靈魂交疊的糾結感!」實在感到難為啊最後一首則是塊狀合音搭配混聲朗誦,終於可以用full voice唱出來的感覺真的很不錯。

         錄到一半時,聽到陳老師對王昭惠錄音師談道:「這首歌後製時我要在吧!因為休止符的處理是這首歌的關鍵。」由此可見專業人士對於品質的態度。夠好不是我們停下腳步之處,我們的目標是最好。

         科技總是能讓我們的生命變得更好也更忙碌,之前用音叉,但每次都用A來找因還是不保險,所以現在改用iphone透過耳機來給音,效果很好唷。(數一數應該有四五支吧!!真是富裕的年代)。

 

鑼鼓運動-趙菁文

          文史本一家,要唱好一首歌必須理解作曲家創作當時的心境與時代背景。本次錄製鑼鼓運動,很難得能與作曲家趙菁文教授同錄。本曲力求以人聲模仿打擊器樂的各種撞擊聲,有其熱鬧氣氛與東方色彩。其強弱張力處理方式更與人聲大相逕庭,強調的是撞擊力道與迴音感。能在彩排與錄音過程中體悟趙老師的創作心境,對所有團員都是一次心靈上的洗滌。

         第一次拿到這首曲子是2009年吧!當時的我心中充滿了排斥,心想:「好好人不當?當什麼鑼啊鈸的,匡ㄘㄟ匡ㄘㄟ」。但真的幾次演出之後,才體會本首歌的樂趣(無音高的快樂)。還記得老師說:「你有聽過鑼敲下去後會漸強的嘛?」沒辦法,messa di voce < >已深化到所有團員心中( > <   這才是大家的表情吧)。 

        本曲錄製過程中曾有某團員可能晚餐沒吃飽吧,發出了很大的咕嚕聲,大家…辛苦了。

錄音有感

         依筆者淺見,現代音樂較強調情緒張力,多半使用音堆或是極度不合協音程來體現吶喊、吼叫等情緒上的扭曲堆積。在器樂配合上也常有伴奏爬到鋼琴中撥弦的情形,此時形而上的意識形態更為重要。指揮會要求我們在極端的情緒中不停轉換抽離。好的團的範圍總是要能做到pppfff猶記某年於東吳大學松怡廳進行magnificant錄音作業,非常要求女高音音色上的純淨度以切合當時的文藝背景。其實大家體力已經不支,卻一遍又一遍地錄,真是錄到想給指揮...

  

  

您如果認為錄音可以一段段錄,交給高明的錄音師來進行所謂的音效工程(sound engineering)ctrl c and ctrl v,所以想當然比現場輕鬆多了。這樣的說法可說是也可說不是。錄音有別於現場演出的情緒高張力,必須更注意細節上的細膩與雕磨。演出唱完就算了,但有聲出版品必須經得起反覆聆聽,因此近乎苛求地在別人認為無關緊要的細節上深耕,是室內對於聲音的基本態度。

致謝:王昭惠錄音師2008年與本團合作當代狂潮,勇奪金曲獎第21屆金曲獎傳藝類「最佳演唱獎」,特此致謝給這位大家唱完歡天喜地收工去,但這時才正要上工,且看著一堆音軌發愁的錄音師(插花和攝影也是一級棒)。  

 

曾吉弘  0226、0228  TCS錄音側筆 

現為台北室內合唱團男高音團員暨深埋室內12年的螺絲釘

後記

這幾年我向身邊友人介紹室內時發現我們的能見度高了許多,不再需要解釋為何不叫「新北市內合唱團」或是「高雄室外合唱團」了,或是回答「你們都不在室外演出唷?」或是「團員只收台北人嗎?」這種問題,實感台灣閱聽大眾素質已有顯著提升。許多弟弟妹妹現在在團裡也找到了自己的聲音定位,當年大一入團的我,一晃眼已屆而立之年。許多人也在我的綽號後面加了「哥」這個字,能唱就繼續唱吧。室內是個大鍋子,我們都是自在的小青蛙。

   鑼鼓運動演出片段  (2010.07.05.國家音樂廳)                        

   錄音側拍紀實   (台北室內合唱團 FB 相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北室內合唱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